在追求医学梦想的道路上,许多中医学专业的学生选择通过湖北普通专升本的方式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历。在备考时可以多做训练题,了解自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简答题
1.答:整体观念,是中医学认识人体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联系性和统一性的学术思想。体现在(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2.答:(1)脾气主升:①脾主升清,②升举内脏:
(2)脾主运化:①运化谷食,②运化水饮;
(3)脾主统血:指脾具有统摄血液运行于脉中,而不使其逸出脉外的生理功能。
3.答:木曰曲直: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特性;
火曰炎上:具有炎热、升腾、光明等特性;
土爰稼穑: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特性;
金曰从革:具有沉降、肃杀、收敛、变革等特性
水曰润下:具有滋润、闭藏、寒冷、下行等特性。
4.答:①濡养:滋润濡养全身脏腑组织;②化神:为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5.答:六淫:指风、寒、暑、湿、、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共同特点有
①外感性:2季节性:3地域性:4相兼性:5转化性。
6.答:瘀血,由于体内血液停积而形成的病理性产物,包括体内瘀积的离经之血,以及因血液运行不畅停滞于经脉或脏腑组织内的血液。致病特点:①易于阻滞气机;②影响血脉运行;③影响新血生成;④病位固定,病证繁多。症状特点:①疼痛,常见刺痛、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势尤甚;②肿块,若在体表,可见局部青紫肿胀;若在体内,则多为积、质硬、固定不移:③出血,血色紫暗,夹有瘀块:④色诊多见紫暗,1)面色紫暗,肌肤、口唇、爪甲青紫;2)舌质紫暗,舌有瘀斑瘀点,舌下静脉曲张;⑤脉诊:多见涩、结、代脉:⑥其他,可见肌肤甲错、渴不欲饮、善忘等。
四、论述题
1.答: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等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其性质和致病特点有: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阴盛则阳病”出现恶寒无汗、脘腹冷痛、吐泄、卧肢冷、下利清谷、精神萎靡、脉细微等症。
(2)寒性凝滞主痛
凝滞,凝结、阻滞。寒邪致病,易使气血津液凝结,经脉阻滞,不通则痛。出现头身肢体关节疼痛,脘腹疼痛,少腹及外阴部冷痛等。故疼痛是寒邪致病的重要临床表现。因寒而痛:①有明显的受寒原因:2)得温则减,遇寒增剧。
(3)寒性收引
收引,收缩、牵引。寒邪致病,易使腠理、经络、筋脉收缩而孪急。可见经脉拘挛,关节屈伸不利,少腹拘急冷厥不仁等症。
2.答:(1)脾主升清,胃主受纳、腐熟、通降。脾胃之气升降平衡协调,则人体消化吸收健旺,水谷精微充足,气血生化有源,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活动。
(2)脾胃为一身气机之枢纽,脾胃之气决定了人体正气的强弱,对于发病、疾病转归均有重要意义。
(3)人出生后,生命过程的维持及其所需精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的生成,均依赖于脾(胃)运化而化生的水谷精微。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总之,脾胃的生理功能在消化吸收、物质来源、人体正气强弱等均有重要意义。
欢迎关注【湖北专升本网】获取专升本最新资讯。
为保障账号安全,请设置登录密码